Simply is beautiful

2006/05/09

【明報專訊】勿讓5天工作制 變成損民利官制

港府將由今年7月1日開始,分3階段實施公務員5天工作制﹔政府辦公室和一些直接提供服務的櫃台服務,將會取消周六辦公,數萬名公務員受惠,但對市民的影響又如何呢﹖5天工作制是不少現代社會已採用的制度,只要條件許可,讓持份者都可以從中受惠或至少不受損,轉為5天工作制是可取的做法。特區政府計劃分3階段推行,是朝正確方向邁進,但有一條底線必須堅守──不能損民利官。
儘管5天工作制是好的原則,但細節決定成敗,因為持份者所受的影響不同,如果具體的安排,只是有利公務員(可以多放假)而損害了公眾的利益(例如所需的服務受到影響),試問公眾會心悅誠服地支持嗎﹖這與特首所講的「以民為本」豈不是背道而馳﹖
昨天公務員事務局公布的首階段安排,雖然以後勤辦公室為主,但部分仍直接影響市民生活,例如,運輸署牌照部周六休息,市民被迫要在周一至周五更換駕駛執照﹔稅務局和房屋署亦在周六停止辦公。這些與市民息息相關的服務改動,難免擾亂市民日常生活,變成公務員的好處,建築在市民的不便之上,容易令人產生損民利官的惡劣印象。昨日,一名公務員接受訪問時起初說,5天工作制不會影響市民服務﹔但當記者提醒她,周六不能換牌照的時候,該名公務員即時回答,這是有一定的影響。這位公務員直率的回應,道出不同身分的不同答案,正好說明問題所在。
經濟學的帕累托改進(Pareto Improvement),說明在不損害其他人利益的情下增加效率,是一項受歡迎的安排。如果公務員5天工作制,是透過適當的工作編配,增加效率,例如重組工作時間使公務員更投入工作,就是帕累托改進的例子﹔相反,如果5天工作變成擾民措施,一人之得,就是他人之失,這是倒退,衍生利益再分配的矛盾,必須妥善處理,不同持份者的利益均應兼顧。
坦白說,公務員5天工作制,是一個會改變市民行為模式的制度變革,因為公務員辦公時間有變,市民便要隨之而變(例如多用互聯網上的政府服務),但政府有沒有好好諮詢受影響者的意見呢﹖
例如,運輸署取消周六辦公,當局可曾考慮其他選擇﹖可否周六繼續維持個別地方辦公,讓周六才有空使用服務的市民所受的影響減至最小﹖
又如,當局未有提供充分數據(被削的服務在周六的使用率微不足道﹖)就採取由上而下的高壓方式推出新安排,是否有違特首倡導的「以民為本」原則﹖
公務員5天工作制出台的過程,充分顯露長官意志。行政長官曾蔭權今年1月的立法會答問大會上,突然主動提出,積極研究從今年7月1日起,推行公務員實施5天工作制的建議和方案﹔昨天,公務員事務局宣布相關措施。過程中,有否深入諮詢受影響的持份者的意見﹖如果只是由政府內部說了算,這種施政手法,縱使看似強政勵治,但明顯違背「福為民開」的精神,並非一個重視民意政府的應有表現。
現在距離實施公務員5天工作制尚有一個多月,港府應雙管齊下補救﹕(一)公開各措施的理據和實施細節,爭取市民的支持﹔(二)切實了解市民的意見和要求,作出必要的修訂,以減少擾民損民。
至於明年落實第二和第三階段的5天工作制之前,必須加強諮詢,減少損民,切忌犧牲市民利益,換取公務員假期。

沒有留言: